孟冉秋话未完,下面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刚才提问的中学女教师带头鼓起掌来。
“李先生的问题,我读过现代许多人的解读。现在我只想说下我一些浅显的看法,还请两位先生指正。现代的社会主要有两种政治体制,我们国家的一党制,还有以美国为代表的两党制。两党制的国家先进富裕,许多人都崇尚这种体制。觉得我们国家落后,应该学习西方。我虽然没有去过西方国家,但从电视上的领导人竞选,觉得普通的人们想得太简单了。
“不管是两党还是多党,他们共同竞争一个职位时,难免夸大自己、贬低对方。而持有选票的普通人该如何选举这些人?我们并不了解他,只能从电视上、报纸上或者其他宣传渠道上得知这些侯选人的只言片语,那我们选谁呢?不是任何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许多人连自己的一生都把握不住,面对这些被精心包装过的领导人,我们多会把选票投给那些看起来顺眼的,承诺要给我们幸福生活的演员们。
“等‘影帝’一上任,四年一任期,在这一任期的前两年,他忙着巩固他的地位,讨好他背后的拥护者,兑现他参加竞选时曾说过的话。后两年呢,又忙着新的竞争。即使他有八年的任期,但许多时间都在应付别人的质问。他即使有能力有手腕,他制定的政策很可能会随着他的下台而烟消云散。
“但我并不是说一党制完美无缺。我只是说人天生的劣根性,政党之间的内耗,对手之间的博奕会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流逝。回到明朝亡于谁手的问题。明太祖废除丞相制,把所有的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但却忘了他长于富贵的子孙们没有他那么大的精力。因此内宦和权臣相接,个性的皇帝不愿被架空,只好扶植新的亲信,力压旧的党派。每个朝代都一样。
“就如一个家族。老祖宗定下家训,开始的时候后人记得创业的辛苦,大都会兢兢业业,克己勤奋。时间长了,后人难免疲惫松懈。再时间一长,家族分崩离析,难免会凋落。大汉如此,盛唐也一样。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用的是相似的体制,走的路不会有什么质的不同。它即使能传承五百年、八百年,是不是因为党争,但最后它都会走向衰落和灭亡。这是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命运。
“就如一个人,经过烂漫无知的孩童时代,经过奋发激昂的年轻岁月,到了功成名就的中年,终有一天,会走向衰老,会死去一样。
“这是我一点粗浅的看法。”孟冉秋看着众人,“不成条理,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主持人看着下面的众人,还有默不作声的李教授和陈作家,笑道:“大家对南山的回答还满意吗?”
第一个提问的年轻男子站起身来,问道:“我真的想知道,南山只有十六岁吗?她的话为什么让人感觉如此苍凉?像受过什么磨难,在这世上走过一遭似的。”
下面的庄子川听到此,心里犹如一击,怔怔地看着上面的孟冉秋。走过一遭似的?她母亲的话虽然不假,但一个女孩子仅仅因母亲做的梦就能写出这样的着作,确实不同凡响。还有她刚才的那番话,面对场上人质问时的淡然,不像是一个从未出过校门的小姑娘能做到的啊。
自己原先因为贸然向刘兰芳求婚的事,一直对孟冉秋有所避忌,加上是自己的作者,从内心里不愿意深想她写的书会有别的原因。
庄子川想到第一次读到《皇后之死》时的疑惑,此时这个疑惑重上心头:“她到底是谁?难道和自己一样是穿过来的?是谁呢?是妹妹身边的奶娘,还是从小侍奉她的丫鬟?还是她自己?”
王总编看着呆愣的庄子川,拍拍他的肩:“咋了?高兴傻了?小孟果然不同凡响,跟你一样,是个天才。这下我们回去要真正开个庆功宴了。你说,每本先加印十万册咋样?十万少的话,加印二十万。有了电视台在全国的宣传,我们不愁没销路。等完全大火了,把你提为副总编也就名副其实了。”
庄子川不置可否地看了一眼狂喜的总编,点了点头,眼睛却直盯着台上。
文教授接过话筒道:“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南山同学虽然年纪小,但却有成人的睿智,可叹可赞。”
陈作家和李教授相视一眼,叹了口气,这个南山,倒会利用自身年龄优势,调动观众的心情。本问的是明末党争的问题,她却避重就轻,说了一堆不相关的事。可这些事因为大多人都知道,倒是比干说历史问题吸引人。
主持人转向李教授:“李教授,你还有别的问题要问吗?”
李教授知道现在观众站到了孟冉秋一边,加上还有个文教授,自己再刁难下去,弄不好自己的人设也崩了,便摆手道:“南山的思维很宽阔,她的回答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很有亮点。期待她能写出更好、更深刻的作品来。”
是啊,有什么比新的作品更能说明作者的实力呢?李教授临到最后还给大家布了一个疑阵。
果然,下面一个年轻的观众站起来问道:“南山同学,我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写新书的打算?你写的这两本均是历史书籍,能写下别的题裁吗?”
孟冉秋道:“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我想等我高中毕业,读了大学,等时间充裕了,我会考虑写新的书。毕竟,相比写书,我更想读一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