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住院部的九楼,是康复病房。
所谓康复,就是将一时半会治不好的病人,或者说是根本治不了的病人送到这儿来。
输输液,吃点药,也好让医院多上一点效益。要是说有什么效果的话,那是想也不要想。
李守一的母亲陈凤琴,就住在这个病区的012号房间里。
这是一个三人房间,陈凤琴住在38床。
39床的危大爷,是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家。因为参加同学会的活动,一时激动,导致了脑溢血。
40床的徐元,是郊区的一个农民。
最为擅长的活计,就是种蔬菜。只是因为城区的不断扩张,城郊的蔬菜地也在日益减少。
到了后来,他只好到城里建筑工地打工。
前不久,从三楼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虽说是保住一条命,却也造成了腰椎骨折。
加上陈凤琴这么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可以这么说上一句,012号房间的病人,都是没有什么指望康复的人。
说破了的话,他们的入院,只是给医院创造财富。弄得不好的话,还能给医生创造一些额外小费。
此时的时间已经不早,李守一的父亲李成铁,已经到楼下餐车上打来了半斤饭和一份炒菜,再加一碗汤。
并非是他小气,舍不得给妻子增加营养。
实在是想到那笔用房产证作抵押,为期一月的五万元钱借款时,他的心中就有些发毛。
到哪儿去筹措这么一笔钱呢?如果到了时间再还不上钱,难道说真让全家人都住到大街上不成?
此时的他,端着碗在给妻子陈凤琴喂饭。一边喂,一边在想着这件心事。
“我说老李哎,我这病一时半会也看不好。照我说哩,还不如早点回家。省得蹲在这儿,也是空折腾钞票。”陈风琴乘着吃饭的空隙,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她的手不能动,身子也翻不了身,只能是靠着丈夫在喂饭。想到家中的债务,她便提起了出院的事。
“不行,让你回到家中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李成铁岂不是成了罪人嘛。”
“老李,哪儿会有这么严重哩。你瞧瞧,你困在这儿,没法出去赚钱。守一那孩子,也是没日没晚的在上班。这样下去,何日才是了时哦!”
“别急,别急,会好起来的。”李成铁安慰道。
……
就在他们夫妻说话的时候,李守一已经到了病房门前。
“危大伯,徐大婶。”他先和39床、40床的病人家属打了一声招呼。
“哦,是守一嘛。”危光宗点头答应道。他是39床危大爷的儿子,在县图书馆当馆长。
40床的病人徐元也抬头说:“小李,你给妈妈送饭来啦。”
说起来,这两个病人都和陈凤琴的病差不多。一时半会死不了,却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加以治疗。
“是啊,是啊。”李守一在与二人对话的同时,朝着病房最里面的38床跑了过来。
正在与妻子说话的李成铁,听到背后说话声音有些熟悉。转脸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来了。
他的心中有些奇怪,正在上班的儿子怎么会跑到医院来啦?
再看到儿子手中拎着的一个大塑料袋子,更是觉得有些不好理解。
看袋子的模样,应该是装着盒饭。
自己这么一个家庭情况,根本不可能买得起盒饭,更不要说一次买上这么多份。
尽管心中有些不快,李成铁还是不动声色地招呼道:“守一,你怎么会来啦?”
“爸爸,我给你和妈妈送盒饭来啦。”李守一喜滋滋地跑了过来。
刚一站定,就从塑料袋子中取出一只饭盒,塞到李成铁手中说:“爸爸,你快吃,还热的哩。妈妈由我来喂就是。”
李成铁有些莫名其妙,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买这么多的盒饭?
当他打开盒饭的盖子,看到盒子中的菜肴之后,额头上的青筋突突跳了起来,好象蚯蚓一样变得老粗老粗。
“守一,你这是怎么啦?难道你不知道家中的情况,还要这么一个样子大手大脚的花钱。这饭,我不吃!”李成铁发了火。
说话的同时,只听到‘啪’的一声,饭盒已经被李成铁砸到了床头柜上。
本来坐在自家父亲床边喂饭的危光宗,赶忙跑过来劝解道:“老李,孩子给你送盒饭,也是一片孝心嘛。不管怎么样,你就不要多说什么啦。”
40床的病人家属徐大婶,也跟上了一句说:“老李哎,我们家孩子能象守一这么孝敬,我们还不知会要有多开心哩。”
歪躺在床上的陈凤琴,刚刚看到儿子时倒也是一团开心。听到丈夫发火时,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等到大家都说过之后,她才劝说道:“守一哎,妈妈知道你的孝心。可是我们这个家——”
她的话没有继续往下说,就已经哽咽住了。尽管话没有说完,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在场的人都能听得明白。
刚开始,李守一也有些糊涂,弄不明白父亲发的是哪一门子野火。好好的给你送饭,干嘛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如果是换作这一次母亲住院之前的话,李守一准能甩手就走。
这大半年来,李成铁一直都是他暗自抱怨的对象。
李守一觉得,如果李成铁能象别人的父母亲那样,稍许有那么一点点活动能量。
让自己重新换一个地方去读书,换一个地方参加高考,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跌得这么惨,更不会活得象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