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堂的小书房里上演了。
三四岁的小豆丁直接被他那虎爹几巴掌拍在屁股上,然后又被罚跪在厅堂中眼泪鼻涕的背三字经。
背一句...忘一句...忘一句...背一句......
一个时辰后,元姐儿仍然舒舒服服的呆在荣庆堂的碧纱橱时,就听到花厅那边一阵喧哗。
转头朝花厅望了一眼,元姐儿犹豫了一下,就朝她身边嬷嬷伸出手,让她抱。
待嬷嬷将她抱到在怀里,元姐儿又指着花厅的方向‘啊’‘啊’的叫唤着。
走,咱们瞧热闹去。
侍候元姐儿的嬷嬷并不喜欢凑热闹,一是害怕扫到台风尾,二一个便是心性如此。
可惜元姐儿还想着趁自己年纪小,多知道一些内幕呢。
嬷嬷没办法,只得抱着元姐儿朝着花厅走去,然后又找了一个适合围观的远距离站住了。
元姐儿对于这个距离还是满意的,于是不哭不闹,睁着一双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脸红脖子粗的贾母高声训斥着她老子。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在儿媳妇与儿子之间,老太太立场坚定的站在了儿子这边。哪怕要拿亲孙女做筏子也不后退半步。
但在儿子与孙子之间,老太太则是毫不犹豫的倒戈向了儿媳妇和大孙子。
这就是原则。
“放你娘的屁,珠哥儿才多大,你就要他一天背会半本三字经,你这是要逼死他,再逼死我?”
贾政弯腰垂头小声的说了一句‘并没有那么多,只有三分之一’。
不想贾母听到这话,竟是更加的生气。对着老儿子就是一番不讲道理,不分立场的揭短扒皮,说得贾政面红耳赤不说,也更加的无地自容。
这个孽畜,小小年纪就累得亲父如此难堪......
作者有话要说: 王夫人‘怀’贾珠的时候,正好赶上贾代善的病逝。
.
三岁多的小孩真的是忘性极大的。最近哄小外甥女,那丫头把自己摔哭了,然后非要换衣服下楼出去溜达。等到换好衣服也不哭了,可穿鞋的时候,她就竟然问作者,‘干啥去呀’。作者当时就有些懵。
第7章
贾政的第一次教学在贾珠的顽劣不化之下彻底败北。
元姐儿靠坐在一旁,看着亲哥可怜巴巴的模样,心中却想到了多年后的贾宝玉。
想到当初宝玉挨打时,王夫人说过的那句话。元姐儿也是真心希望贾珠能够活下来的。
除非宝玉转性,否则他是真的撑不起二房的门户。
一同养在贾母院里,元姐儿与贾珠的接触却并不多。贾珠是什么样的人,原著里的描写实在有限。不过在元姐儿看来应该是比宝玉更让王夫人骄傲的存在。
说真的,来到红楼的世界已经好几个月了,但元姐儿一直没有多少代入感。
这糟心的世界,糟心的身世,元姐儿排斥极了。可今天看到贾珠那更让人糟心的遭遇,元姐儿突然觉得其实她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太糟心。
对比出来的幸福,让元姐儿对未来一下子就少了许多的悲观。
至少她比贾珠这个亲哥要长寿。
(→_→)
话说回贾珠这里,在亲祖母的帮助下,成功脱离鬼畜亲爹后,贾珠正经过了一段好日子。
不过贾珠也确实到了启蒙的年纪,贾母思考了一会儿后,便写了封信给贾敏送去了。
贾母想要拜托林如海这个正经科举出身的探花郎介绍个脾气好,有耐心的坐馆先生。
真才实学那是必须的,但是有贾政的‘教导方针’在前,贾母更希望先生能够真的懂得因才施教。
贾敏是贾珠的亲姑姑,这点小事贾敏又怎么会推脱。洽巧她成亲没两年,与林如海也是蜜里调油。晚膳的时候,贾敏便将亲妈的事说了,林如海当即便点头应了下来。
科举犹如过独木桥,每一科录取的人数都不及参考人数的十分之一。他一路考过来,同窗不知凡几,想要给媳妇娘家的侄子找个坐馆先生,忒轻松了。
不过数日林如海便找到了位同窗,然后又写了封信给自已岳家。等过了中秋佳节,贾珠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也就正式开始了。
元姐儿本来还想着仗着自己年纪小,跟着贾珠去蹭课。不过只犹豫了一会儿的功夫,元姐儿便觉得她还是趁着自己现在年纪小,多听听这荣国府的八卦吧。
也许这些事情,于自己将来更有用也未可知呢。
这一日午膳后,元姐儿仍是按着往常的习惯靠着贾母撒娇不肯离开,贾母见元姐儿这么亲近自己,心里也是欢喜。再加上元姐儿年纪小,这个年纪的小孩哪怕是听到了什么,估计也听不懂。于是阻止了元姐儿的嬷嬷,只让打着哈欠的元姐儿就睡在她身旁。
嬷嬷见此,只得让小丫头取了小锦被,盖在元姐儿身上,然后才带着人退了出去。
等到贾母的房间只有贾母和赖嬷嬷,以及‘睡着’的元姐儿时,贾母才沉着声音对赖嬷嬷说道,“宫里传来消息,太子...怕是不好了。”
听说太子不好了,赖嬷嬷首先想到的是太子病重。可转念一想,若太子真的病重,自家这位老太太也不会是这般凝重的神情。
“甄贵妃所出的皇子素有聪慧悌孝之名,只是年岁略轻了些。”顿了顿,赖嬷嬷看了一眼贾母,又小声的说道,“好在当今春秋鼎盛。”
贾母听了,也是点头。
甄家与贾家是老亲,当初若不是甄家那丫头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