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为真理。
后勤永远是军事作战的第169章起来,立刻开始重新规划夏季作战的军需物资配备,因为有大量物资空缺,只能迅速在东三省增购和加紧下单定做,比如说清凉油、硫磺皂、凉茶『药』方、散瘟丹、诸葛行军散、纱帐、防『潮』绷带等等。
在整个第169章工作。
抗美援朝是一场特殊战争,用举国之力和美军的部分力量对抗当然不是一回事,何况后面还有苏联这种巨霸头撑腰。即便如此,中国陆军付出的牺牲和全国付出的代价也是异常惨烈的。
真正想要和美军全面开战,特别是在50年代之前,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宋彪绝对不会干这种蠢事,因为本不可能战胜对手。
什么都能拼,唯有后勤是真的拼不过。可后勤拼不过,其他也就一切都无从谈起。
北洋军一战可灭,但这一战绝对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否则打而不死,后患无穷。
北洋军并不弱,更不傻。并不是强大到机枪一扫就能横尸万里,考虑一战时期的这种机枪杀伤率,真想要歼灭对手,弹、弹『药』的准备数量将会是空前惊人的。
辽阳会战之时,超过7成的补给是从辽阳日军夺取的,而这一次则是长达四百公里至一千公里的大运输线,加上计划有误,很多物资都要重新配备,紧急采购是一个补充,最好的办法是将全东北新军和各地巡防军的物资先抽调过来。集中配备到战场上,后续再靠紧急采购和生产来补充,不足之处就只能靠从国外购买。
哪些物资最重要,必须要保证供应,数量多少。级别划归几级,哪些物资只能靠买,能否买到,什么时候能到,买不到怎么办,这些都是参谋处要考虑的事情。
什么地区最有可能举行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双方投入兵力可能是多少,对方的情报,指挥官的水平,部队的训练状况,地方的情况,详细的军事地图,可能的天气状况,本地人的情况和可能的政治偏向,所有的情报都要汇总,确保能准时提供给各级指挥作战员最适合和全面的资讯。
1910年7月14日这天晚上开始,准确的说是从晚上8点35分的参谋联席会议开始,整个东北新军就立即进入全军戒严状态,从8点35分到第二天的凌晨7点20分的第一次正式例会,东北新军军部和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总计向各地师部、旅部、支队、军垦各局、各地物资库区、基地下发了六百多道电令。
情报处、特务局和中华革命会的总联络处向各省发送密报,开始大量联络各省光复会和新军成员,确定新的全国起义方案。
宋彪一整夜都没有睡,5点钟还紧急召开了一个新的后勤准备会议。
7点钟,他参加参谋二处的筹备会,会议结束再给萧开桂单独发电,命令萧开桂必须在三天内整顿完毕,全师五天后越过克拉克腾旗山谷口隐秘驻扎,此后必须保证在三天内行军两百公里的能力。
宋彪实际上一直还是有点担心萧开桂在作战中的谋划问题,在全军正式例会召开之前,他将陈其采喊到办公室。
陈其采也是一夜未睡,双眼通红,但也难得的能够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兴奋劲,这样的劲头几乎蔓延在整个东北新军的军部,大家不仅想打这一仗,似乎也都不觉得对手如何难以战胜。
双方水平差距太大,这种差距不是在装备水平上,而是在组织能力上,在业务的水平上。
东北新军这些年是一直跟着俄军走,同时不断在德国顾问团、法国顾问团的帮助下,一步步提高军部的运转和参谋部规划协调,以及各种作战计划、常规计划的核算、配备能力。
这才是民**阀时代所集体缺乏的东西,直到黄埔军校时代才重新提及,但也不甚了了,真正大规模具备这种能力还是在抗日战争中和日军不断交手而伴随的成长过程。
陈其采作为秘书处主任副官,他这一夜自然是异常辛劳。
进入办公室的时候,陈其采首先很端正的行军礼,道:“见过总座。”
越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宋彪似乎也越加兴奋,他那种真正的自我才仿佛是突然苏醒,从一个总督官员变成了军人。
他赶紧招呼陈其采进来,道:“我就不和你废话了,萧开桂那边还是不能让我放心,我打算让你过去。但有一个问题,你过去是给他当参谋官,而不是指挥他,如果你把握不好这个分寸,那你最好还是别去了,我宁可冒点风险继续相信萧开桂这个混蛋。”
陈其采匆忙起身,道:“请总座放心。我必定能把握分寸,给萧师长做好参谋官的工作。”
宋彪这才笑道:“那行,你可以去了。你知我知,不是我不信任萧开桂和蒋肇鉴,实在是此事太重要,一点闪失都不能有,千万给我顶住。再苦再难都要顶住。”
陈其采道:“总座您放心,我等一定能够顶住,绝对不负总座的栽培和重托。”
宋彪想了想。道:“说栽培就言重了,重托是真的,我这次的重托不是一千吨。而是一个民族这么重,一个满汉之争这么重,你们就是承担起这个民族,解决这个民族之争的人。别的话我不多说了,咱们现在都很忙,我就说这两句,你将这话亲口带给萧开桂和蒋肇鉴,让他们死光了也要给我冲上去。”
陈其采肃然敬礼,似乎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宋彪回礼,也不继续说什么了。让陈其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