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眼,注定了我们一生的纠葛。
————顾落落
清晨,拉开客房的巨幅落地窗帘,远眺窗外风景,将椿山庄层层叠叠的葱绿一丝不露的揽入怀中。卸下所有的羁绊,静静的,听鸟鸣,闻花香。
纵览全景,让她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
不愧为东京第一的庭园宾馆,即使身处繁华的都市依然能够获得自然的悠哉享受。
窗外,66,000平方米的庭园风光尽收眼底。所有客房,以令人仿佛置身于欧洲宅邸般的高雅室内装饰为主,与大堂等公共空间相同,客房家具设计师也选择了18世纪的英国风格,致典雅。
一清早,顾不得室外漂着的细雨,顾落落惬意的徜徉在趣意昂然的花园里,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除了绿色植物,围栏、路面、踏步……这些日本传统元素,“竹”是在日本用的最多的,而非“木”。
早在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时期,日本就流行着一个名叫“竹取物语”的故事,讲的是一名采竹老翁从竹子里发现一个仅仅三寸长的小女孩,没有多久,这小女孩便成长为一个在太阳下熠熠发光的美丽少女。与此同时,老翁从竹子中不时取得黄金,从此富裕起来。远近贵族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求婚,皆因解答不了少女提出来的难题而失败。后来帝王也闻及此事,派人前来求婚,无奈此女原是月界仙女,不久便要返回月界。帝王在仙女升天后,派兵将仙女留下的长生不老之药和留给他的信付之一炬。传说焚烧的地点就是富士山,至今山顶上还在袅袅冒烟。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古时候的竹文化:古时候,那些采伐竹子,制作竹器特别是簸箕等沿村叫卖的竹匠,在贫困的生活中仍然经常摆弄着清纯而富有神秘的竹子,靠制作簸谷类的簸箕营生。人们深信,这簸箕是件神圣的器具,附着谷物的灵,这些竹匠们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依靠这竹子的灵、簸箕的灵得到财富,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这个从竹子中得到相当于福神的仙女并且日渐富裕起来的采竹老翁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抑或是竹子自身的迅猛异常的生长力和繁殖力,也抑或是那富有神秘色彩的空洞(例如从中能诞生美丽的女子,能产生黄金)所吸引的缘故,在日本,竹子自古以来被人们如同树木一样视为清洁而神圣之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就拿筷子而言,日本就有这方面的独特的文化。筷子原诞生于中国,后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扩伸。
在日本,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筷子,日本人称其为“晴*箸”(hshi“隆重的筷子”之意)。在民俗仪式中所见的筷子多以清洁干净的原木或青竹制成,被视为神灵依附之物,而新年和其他庆祝活动时则使用名为“太箸”(shi)的筷,这种中间鼓起,两头都可使用的筷子据说一头由神使用,另一头由人使用。至于卫生筷子(日语里称为“wshi”),则更是筷文化中的一朵奇异的花朵,尽管现在已经普及于世界,但不要忘记,世界上首先发明这种一次筷子的就是日本人。小小的一个构思却是日本人喜好清洁感的最大的佐证。尽管现在的卫生筷子几乎都用原色木料制作,但它本身也算竹文化的一种延伸。嘛,日本竹文化,源于社会底层民众生活。
且“竹”之寓意,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都代表“君子之格”的德行。
认真鉴赏中,忽然一阵悠扬的乐声迎面而来。
情感真挚......
低婉流转,在和风中时而清晰时而飘渺,似远方飘来的乐曲。让人欲以一窥其容。
这么想着,双脚仿佛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往声音源头的方向寻觅。
沿着林泾小道漫步,静静感受琴声主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终于,在一处欧式建筑楼房前留步。
只见,楼房二楼的弧形阳台上,一名黑发的年轻男子立着,右手划动琴弓,左手按住琴弦,悠扬的乐曲由手中小提琴开来。
本以为,圣母颂在夜晚演奏是最美的。但,男子动人的旋律,配上这初晨的雨露、未曦的天色,竟隐隐涌现出一种微妙的氛围。
高雅圣洁,仿若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纯洁、宁静、明朗,满怀美好的期盼,又似深处宁静安逸的花园之内,与眼前的山清水秀融为一体。
还有什么,比这清澈的音色更为来得打动人心?
舒伯特的《圣母颂》。
就这样,顾落落站在楼下,仰头望着楼上男子的演奏,一次又一次,不曾离去。
最后,直到男子停下动作,琴声始憩。
倏忽,似有所感地,男子转身低首,朝着顾落落这边的方向望过来。
于是乎,与顾落落的目光相撞。
楼上与楼下,隔着一个平行的距离。
两两相望。
由于距离原因,落落少女看不清楚男子的表情,但她有着一种近似直觉的感觉,男子此刻正注视着她。
风吹过,掀开了一个序幕的面纱——
*****
他低首,眺望着古树下方的少女,久久未收回目光。
少女静静屹立于树下,白色的身影在暮色弥漫下若隐若现。
他发现自己竟无法停止捕捉对方的视线。
直到少女转身离去。
“真一,怎么了?”身后,一位美妇人问道。
收起微微失神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