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在海军中服役期间,曾与福广多地的明军将领打过交道,对于这样的外交接触也并不陌生。登岸与沈志祥会面之后,便从容不迫地报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此和谈的意图。
“海汉?你们不是我大明的人?”沈志祥听完对方的自我介绍也觉得有点懵,这个国名对他来说十分陌生,他也完全不记得黄海周边有这么一个拥有水师的国度。而对方说话满嘴的北方口音,长相也是汉人模样,除了服饰装扮有些怪异,完全不像是异国来客。
“我们是大明的友邦,只是少于在北方活动,如果大人去过岭南地区,应该就知道我们与当地官府一向合作愉快,也乐于帮助大明解决各种棘手问题,比如赈济难民和抵御外敌。”谢立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们听说皮岛这边最近的状况不太好,所以特地从登州赶过来,希望能为这里的明军和百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沈志祥听得半懂不懂,但听起来似乎是一片好意,也没有要替后金劝降的意思。不过他出于谨慎,还是多问了一句:“那你们和金贼……应该不是一路的?”
谢立应道:“大人误会了,我们和大明才是一路的。金贼是大明的敌人,自然也是我们海汉的敌人。”
谢立其实是南方出身,对于后金在关外的祸害并没有切身体会,也谈不上有多大的仇恨。他投入海汉已有数年,效忠的对象也早就转换为海汉执委会,早就没再把自己当做明人,大明在北方的窘境也并非他真正关心的对象。
不过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较高,也知道执委会在东北亚地区有很大的规划,后金是海汉必须要出手进行打击的目标之一,这个理由才是海汉将后金作为对手的主要原因,而大明与后金之间的恩怨仅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王汤姆在半路决定来皮岛一趟,主要目的也是冲着这岛上的人口来的,如果这边的明军态度够好,那顺手扶持一下也未尝不可,对此谢立也是了然于胸,面对明军时的说辞自然也经过了一番有目的的修饰。
沈志祥听了这番表态之后,紧张的心情才稍稍舒缓下来,既然对方并非后金人马,而是来自南方的友邦,那倒是可以接触一下,看看他们究竟能给皮岛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当下便带了谢立去见沈世魁。
皮岛这地方不比大明国内,孤悬海外,物资和军事都很难得到来自大明国内的援助,所以对于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的外国势力,皮岛一向都乐于接纳。尽管这个“海汉国”的名头以前连听都没听过,但光是看对方停在海上这支船队,能造出这么大的海船,那至少在海运方面颇有实力,如果能通过海上航道给皮岛三不五时地支援一些物资粮草,那倒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
至于说军事方面的援助,沈志祥暂时还没想那么多。就连近在咫尺的朝鲜国都不敢给皮岛多少明面上的军事援助,这来自南方的外援就更不用指望了。
沈世魁倒比较谨慎,在听过沈志祥的介绍之后,仍然没有轻信谢立单方面的说法:“既是友邦,特使可有什么实证?”
谢立对此倒是有所准备,这次舰队北上辽东之前,王汤姆特地带上了南方各地州府以及登州福山县衙专门为海汉所出具的各种公告,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向第三方证实海汉与大明之间的“友好关系”。既然沈世魁主动问起这事,谢立便让孙丙将这些文件取出向对方展示。
沈世魁虽然为官多年,但也从来没有一次性见到这么多地方的官府告示,当下不禁也有些傻眼。不过他好歹也是一方大员,基本的涵养还是有的,很快便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一张一张地查看了这些告示。
告示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告知民众本地有海汉商团活动,可在官府监管下自行与其贸易或是接受其雇佣,下面都有各地方官的签字和官印,其性质很显然就是官府在为海汉背书。不过这些官府所辖区域覆盖范围之广,足以令人震惊,从两广到福建再到浙江,沿海绝大部分州府的官印都出现在了沈世魁眼前,如果不是海上有这么一支舰队就在眼前,沈世魁肯定会以为面前这帮人是伪造官府告示的骗子。
当然了,其中最显眼的还是最后一张福山县的告示,虽然上面的内容也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但这可是唯一由山东境内官府出具的公文,而且还提及了海汉在福山县协助官府击败土匪武装万家军,并擒获匪首的光荣事迹。而看上面的落款,距今也就只有十来天的时间而已。
对沈世魁而言,这不但意味着更高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这些海汉人已经在山东境内落脚,加上他们强大的海运能力,要为皮岛提供一些援助的确是有实现的可能。而登莱之乱让山东失去了大部分的军用船只,如今来自大明国内的援助时有时无,经常断粮,如果能有一支船队能定期为皮岛提供海运服务,那可就真是解了沈世魁的燃眉之急了。
“来人啊,快给特使看座上茶!”沈世魁很快便做好了权衡,海汉人不管什么来头,只要他们能帮到自己,那就值得以礼相待。至于这特使究竟是汉人还是会说汉话的外国人,那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需要这个时候去刨根问底了,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贵方是如何找到皮岛来的?又为何是从北边过来?”待谢立入座之后,沈世魁便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他现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