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张三被一阵呼呼的风声惊醒,抬眼去看,原来是杨泰正在院子里打拳,张三申了一个懒腰,去厨房洗漱。
厨房内杨氏正在做饭,再兴帮着烧火,看到张三进来,杨氏行礼道:“叔叔起了,还没禀告叔叔就做了些饭菜……”
“唉!嫂嫂说的哪里话,尽管当自己家就是,若稍有见外,就是不把我张三当成兄弟。”
杨氏微微一福说道:“是。叔叔先洗漱,一会就可以吃饭了。”
张三去缸里打水,发现水缸也是满的,想到自己因为懒,只打了半缸水,这次有了杨泰一家,生活上至少有了着落。
张三也没有桌子,吃饭也只好一人端着一个碗将就着了,吃完饭,张三就要出门去采买物品,这时杨泰说道:“兄弟哪里去,可要我帮忙。”
张三想想东西确实不少,多一个人,也好有个帮手:“如此,有劳哥哥了。”
“兄弟哪里话,有事尽管吩咐就是。”杨泰拍着胸脯说道。
张三出门先去找双儿,毕竟有她在也方便些,走到半路确看到双儿已经来了。
张三笑着招呼道:“妹妹来的好快啊!”
双儿看到张三也说道:“三哥这是要到哪去?”
张三当然不会说去找她了,但是又找不到好借口只得说道:“哦,正准备上街采买些东西,但是又不熟悉,所以想去找你帮忙。”张三指了指脑袋说道。
张三转身指着杨泰介绍到:“来妹妹,我给你介绍这是我昨日新认的大哥,此乃杨老令公之后,杨泰;杨兄,这是小妹吴霜。”
两人相互见礼,双儿问道:“不知三哥今日要买些什么?”
“不急,先去叫上你四哥,我们同去,路上在与你细说。”说着张三等人向李四家走去。
找李四除了当参谋之外,还有就是去拿兄弟们集合的干股。昨日张三担心钱不够,今日一早,李四等人又去拾了一些菜,张三让李四早早的把钱带回。
到了李四家李四正在屋里睡觉,想必是夜里太累,张三先去叫醒他,他去洗把脸把一个菜篮子拿出来说道:“三哥你看,按你的吩咐,每样菜都留了一些,可够用了?”
张三去翻翻,发现里边有生菜、波棱(菠菜)、莴苣、苦姜、葱、韭菜、大蒜、茄子、冬瓜、葫芦、山药、萝卜、蕨菜、芹菜等十多种。竟然还发现了蘑菇。
张三奇怪的问道:“这种类这么如此之多?”
李四笑道:“三哥让多找几种,我们寻思着跟其他菜农换了一些。”
张三这才明白原来如此,怪不得,张三还以为他们去把大相国寺菜园挨个去偷一遍呢。
有了这些,下边又省了很多买菜钱,接着李四把兄弟们凑的钱拿出来说道:“三哥,兄弟们共凑了三千五百多钱,都在这里。”
张三说道:“老四你先拿着,我这里还有一千五百文一并交于你保管,一并入账就好。”
李四摸摸头傻傻的说道:“哪有什么账目,俺们都不识数唻。”
“那你怎么知道兄弟们出了多少钱?”
“都在心里记着唻。”李四拍拍胸脯说道。
张三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有个账目,不然日子久了难免会忘了。只有自己晚上自己去记了。
李四挑着担子就跟着张三出门。路上张三交代大家这次主要是要买两口小缸、石磨、还有一口锅,剩下还要买豆子,母鸡,猪肉,等肉类,还有调料。
大家听了也不知道张三要干什么,只得带着张三去到处选购,首先是母鸡,豆子还有猪肉好买,母鸡要九十文一斤,一只四斤多的鸡花了近四百文。又花五百文买了十斤豆子。
猪肉因为是贱肉,比羊肉便宜的多,只要一百二十文一斤,张三咬咬牙也买了二斤,又以五十文每斤的价格买了五斤猪油(脂肪部位俗称猪油)回去好炼成油。接着又地价买了些猪杂碎,羊杂碎又花了五百文。这些东西安排李四先挑回去,把豆子先泡上找辆车来。
等了一会,李四借了一辆板车回来,众人又赶去卖缸的地方挑了两口小缸。又花了三百文,众人把东西装上车,又去石匠那边买了一口小磨,又花了二百文。
这样不一会的功夫张三已经花去了二千三百多文钱了,看的其他三人都有些心疼,张三也在计算着,看来自己当初想的简单了,这五千文钱竟然如此不禁花。
但是事情已经开始岂有在退缩的道理,众人又拉着车往铁匠处杀去,当铁匠听到张三描绘的薄皮容器后二话不说立刻开工,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做好一个,只是价钱较贵,一个要三百文,这东西又是做凉皮必不可少的东西,张三只好咬牙要了两个。
那关东煮的锅可是一个大铁器,张三犹豫了一下,买了一口陶锅算了。又花了一百五十文。
现在东西差不多已经齐备,就差调料,张三又和大家去了调料干货区。
这东京的干货种类还是挺齐全的,鸡鸭鱼肉,各种海产,水产。张三询问得知海带竟然只要二十文一斤,就又买了五斤。
调料无非是油盐酱醋,胡椒花椒,卤料北宋已经有了,只是配方和现在稍有差异,最麻烦的就是辣味,现在只有茱萸,勉强能用,买了一些凑合着吧。又买了一些盐卤准备点豆腐用。这些合计又花了五百文。
看看剩下的钱张三又买了五十斤面,每斤十三文,花了六百五十文。
备齐这些,张三等人就拉着大车往回赶,来到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