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节  大明之朔风疾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om/27098/283.html

皇帝一定被逼急了,五万两银钞也不放过,不过丰州尊奉皇上也应该有所表示,这点钱就给吧——李榆觉得皇帝也够可怜,咬着牙忍痛回奏:臣受隆恩理应报效,略表寸心于内帑,臣之本分也,然国事艰险之际,先存百姓乃存国祚,山西赋税、加派也须蠲免。宁锦死地当弃则弃,抚平关内既可恢复,先安内方可攘外,国之兴衰必在于此,士大夫怯战而妄言战事者,国贼也,陛下无须虑之,诸臣皆不敢言“清君侧”,独臣敢当之,乞陛下慎思之。

大清皇帝嗜权如命,但智勇双全乃天造之才,力挽清国于危局而且越战越强,察哈尔汗生性懦弱,却练就一身逃生之术,遇到强敌绝对逃之夭夭,相比之下,这位大明皇帝最窝囊,治国毫无起色,战事一塌糊涂,逃命肯定也不如察哈尔汗,三人中他活的最累,坐这把龙椅简直找罪受——李榆心里对比着三位皇帝,写完奏章便随即发出,后果如何根本不考虑,反正谁也拿他没办法。

西行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大明摇摇欲坠,上天留给丰州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整合己方力量共同应对危局,丰州两府一院一法司为塔城会议作了仔细筹划——委派大统领李榆、总理政务巴图、外务司知事云荣共同出席会议,昂顿喇嘛随行联络当地的喇嘛,李建极和扬州赶来的鲍震组织商人洽谈商务,同时为了加深与蒙古各部的感情,这次带上巫浪哈和孩子们一起去,另外还准备了大量铁锅、布匹、武器作为礼物,总之,这次会议必须谈出个满意的结果,保证西部二十年内不出现动乱。

崇祯十三年正月下,孟克率骑兵右协左营、喀尔喀营、卫拉特营护卫,庞大的丰州使团从归化出发,归化官民万人空巷,相送十里才停下。使团队伍里,李蒙得意洋洋跟在父亲后面不停挥手,云雀、李秦、刘承祖、小活佛这帮小孩子则在车上又蹦又跳,李晋看着小伙伴都走了,难过得几乎要哭——李晋身份太特殊,与妈妈乌兰一起被留在家里。

送走了使团,李富贵直接去了总理府——巴图出远差,由他署理丰州政务。刚在公事房坐下,宣教司知事常书进来,把一叠报帖扔在桌案上。

“念丰兄,这是蕺山先生他们搞的《实学报》,太不像话了,把我们甩了单干,满报帖全是他们的文章,实学社以后岂不是他们的一言堂!”云荣气呼呼地说。

实学社成立后,关内士人与丰州文人经历了十几天的蜜月期——关内士人赞同考据圣人经典才能探求学问真谛,对泰州学说也表示部分接受,丰州文人也认为圣学传承至今自然有其合理性,也不能一味否定,还提出一个融诸子百家之说的“中学”概念,一时间双方其乐融融。随后,关内士人提出治国的核心是治心,而治心最有效的还是中学的lún_lǐ纲常,所以创立实学只能在中学基础上拨乱反正,西学则被贬为旁门左道之学,可以用而不可以为本,刘宗周借此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此言一出,西化派韩霖立刻指责关内士人玩诡计——西学与百家之说尤其是墨子之学相通,而纲常礼教又为朱子理学之魂魄,以纲常礼教治心就是立朱子理学为正统,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名为打压西学实则排斥百家,目的还是想让实学走官学的老路。丰州文人马上支持韩霖,朱子理学乃钦定官学,影响力巨大,不将其推下官学地位,其他学说根本没有出路。双方争论再起,关内士人重提华夷之辩、忠孝节义的论调,丰州人则以对方治乱循环、法骨儒表相讥,几个月吵下来,大概关内士人失去耐心,利用创办《实学报》的机会抢先给实学定调子。

“又是以前的陈词滥调,这个杨廷麟倒是跳得很高,这篇《华夏诸夷考》骂我们‘未脱蛮夷而自诩华夏’,岂有此理,反击,坚决反击!”李富贵看罢,狠狠地将《实学报》扔在地上,挥手对常书说道,“他们霸着《实学报》不松手,我们就再办一份报帖,专门刊载我们的文章,越多越好,把我的书也发下去,用文章淹死他们!”

几日后,李青山先生所著的《北行录》出现在归化各大书院、学堂,书中分《创制》、《武功》、《政略》、《公民》、《劝商》、《至善》六篇,前三篇概述丰州兴起、发展过程,以及丰州的官职、军制和文治武功,从解释《归化誓约》、《私产保护令》、《自由迁徙令》和《富民强民令》入手,论述了丰州以民为本的施政方针。后三篇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李富贵认为,人皆乃天地间产物,本无贵贱尊卑之分,庶民非下,王侯亦非高,君若以国为公,则民为国之公民,民与君共议天下之事,共享天下之利,共保天下之太平,其君其民岂不同乐哉!君若化国为家,则民为君之臣民,民受君任意驱使,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君,而以天下之害尽归于民,民岂非其家奴乎?故公民者乃民之安身、立命、保业之根本;李富贵彻底否定“重本抑末”,认为工商乃国之命脉,疏通货殖与种粮、放牧同功,开辟商路与开疆拓土同功,经营工商与读书科举并无贵贱之分,他坚决主张保护私产,鼓励聪颖者努力经营工商,赚的财富越多越荣耀,不仅能光耀门庭,还是国之功臣;李富贵还认为经商亦有道,通达商道者也可成为圣人,而欲为圣人者切不可独善其身,天下既为公有,能力越强对则对天下的责任也越大


第351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