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珠没忘记赴宴的目的,也怕母亲待会找她,本想稍坐坐就回去,又禁不住宝音软语相邀,到底是少年心性,也是极想去瞧瞧的。于是宝音挽着她,两人相携走过一段绿竹夹道的鹅卵石小径。宝音兴致勃勃地告诉她,隔邻空着的宅子,是前明大太监魏忠贤的旧府;又说对门是那个洪大学士的赐宅,如今他家家主坐镇江宁不在京里,女眷家人便深入简出,也不与人来往。
穿过月洞门,宝音便指着一个长方的亭子道:“瞧,就是那儿。”
说是亭子,其实更像是个大茅草棚子,大约两丈宽三丈长,八根没上漆的木柱,四周也没栏杆,一头挨着假山石头,另一头下边便是一个石砌的水池子。
正想走近了看,宝音却“咦”了一声拉住她。
“怎么了?”琼珠疑惑地问。
宝音指着远处走来的几人道:“是我阿玛领人逛园子来了,我们先别过去。”
琼珠手搭凉棚望去,发现其中有一人竟是她大哥。宝音扯了扯她衣袖,轻道:“那是豫亲王,咱们先回去吧。”
琼珠一惊,却哪里肯走,拉着她道:“我们在墙后头瞧瞧。”
宝音应了,两人便转入院墙之后,透过漏窗往亭子里看,虽距离极近,但因树荫掩蔽,那边的人却瞧不见她们。
宝音附在她耳边道:“那个儿最高的便是豫亲王。”
琼珠见其他几人众星拱月似的围着他,还能不知哪个是正主。只见他一袭烟灰色家常纱袍,通身不见彩绣,只缀了鎏金扣子,靛蓝库缎翻了箭袖,十分素淡。但随着人渐渐走近,却见那袍子在日光下现出织金行云暗纹来,纱料丝光流转,华贵非常。
她盯着多铎,寻思着衣裳倒真是别致,大约用的南供的织金暗花纱,倒没来得及看人,待他们进了亭子才仔细打量了一番。长得没有想象的老气,五官还算周正,下巴光洁,只唇下留着两撇胡子。
多铎在亭子里转了一圈,指着地上问:“这什么名堂?”
琼珠也正疑惑呢,那亭子的地面用几块大青石铺就,凿了弯弯绕绕的沟渠,大约只得三四寸宽,四五寸深,假山那头的水流下来,经过亭子里曲折的浅沟,汇入下面的池子。她看了看宝音,对方摊了摊手,轻笑道:“好玩吧。不知是怎么想的,弄这么个亭子。”
那边,宝音之父石廷柱忙回道:“奴才也不知,自搬进来就没改过园子里的景致。”
多铎笑道:“有点意思,倒显得你也风雅了。”
石廷柱陪笑道:“王爷笑话奴才呢,就咱肚里那点货,哪里雅得起来。”见多铎四顾观赏,上前陪在一旁,又道:“王爷瞧这地方还成么?下头的水池子太小,原有些荷花,因料理不得法,今年便半枯了,奴才索性叫人全拔了。等立秋之后还想把四周都整一整,挖个大池塘,养些红鲤。”这石廷柱听名字像汉人,却是彻头彻尾的女真,先祖居苏完,老姓瓜尔佳,曾为建州左卫指挥,廷柱之父石翰移居辽东,遂以石为姓。
多铎点头笑道:“不错,你能想着料理自家的园子宅子,倒是比住着乌糟糟的府第,老惦记搬着金银回关外去的那些人强多了。”
众人陪笑,却不敢搭腔,想要抢掠一番回盛京去的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多铎同胞兄长英亲王阿济格,谁也不想得罪人。
当然,也有不作此想的异数,其中一人上前单膝跪地,道:“王爷气魄过人,真是我大清的伟丈夫!八旗所向披靡,小小的燕京算得什么,天下都得归皇上管。”
吹捧的话自然是不会遭厌的,多铎哈哈一笑,将人拉起来,道:“你不错,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宝音笑看着琼珠,琼珠脸上发烧,见自己的大哥如此厚颜拍马,既觉得羞耻又有几分窃喜。她这个哥哥平时眼高于顶,对几个妹妹从来没好脸色,没事爱理不理,有事呼来喝去,哪里见过这样卑躬屈膝的模样。往后,看他如何立规矩!
多铎一跨进门槛,钱昭便从卷宗里抬起头,搁了笔迎上去。
“怎这么早就回来了?”她疑惑地问。
多铎拥着她往里走,回道:“谁让你不去。害爷应了个卯就往回赶,连酒也没吃一盅。”
钱昭往他身上嗅了嗅,道:“果真没喝酒。”
待他俩在榻上坐了,小太监便奉上一盅甜品,多铎道:“真有些饿了。”说着接过调羹便往嘴里舀。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半粒莲子在手上,皱眉道:“夹生的。”
钱昭瞧了瞧他手里的莲子,向小太监道:“拿来我尝尝。”
还没等小太监动作,多铎便从自己碗里舀了一粒送到她嘴边。她蹙了蹙眉,却也没推开,就着他的手将那粒莲子吃了,嚼了一下便也吐出来。拿牧槿递上来的湿巾抹了抹嘴角和手心,道:“倒是我错了,这是建莲,虽是好东西,却不如寻常的易熟,须用文火多煨一会儿。”
多铎把碗递下去,笑道:“你连茶也不会沏,却懂这个。”钱昭瞪他,他捏着她的下巴凑过去道:“生气了?嘟着嘴是叫爷亲呢!”说着缠上去吮咬。
钱昭被他磨得没了脾气,笑着打他:“闹什么,怪痒的。”
多铎抱了她在怀里,道:“下回你也跟我去玩吧,一个人怪没趣的。今儿在石廷柱家倒是见了个有意思的景致。”说着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