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夏
这一年,王兰兰已十五岁,王奶奶自年初起便手把手地教她灶上的活儿,比如包饺子蒸包子拌馅儿全都让她上手。
今日做长豆角盒子也不例外,王家隔三差五地做一回素馅的盒子,不肥腻,口感很好,而且很有营养。
王兰兰先去院子里摘了一蓝子长豆角,舀水洗净,放入烧开的灶里蒸熟,捞取,慢慢切碎,加了些豆油,打了几个鸡蛋,加了些虾皮,切了点儿早就泡熟的黑木耳、香菇、竹笋干等干货,便开始拌馅儿。
边上的王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暗自点头,孙女有天份,又乖巧懂事,很欣慰!她踩着小脚,慢腾腾地进屋,舀了几碗富强白面粉又和了一半儿的玉米面,没办法今日有几个外客,不能过分露自家的底儿。
这年头,儿子举报父亲,学生-批-斗-老师的事儿举不胜举,屡见不鲜!就算是已给自家生下一儿一女的孙媳妇也不能让她知道王家的底儿,人心难测啊!
“奶奶,您歇着吧。我来……”王兰兰余光瞧着王奶奶已舀好粉,要亲自和面,便出声拦着。奶奶年龄日渐大了,和面可是个力气活儿。平常还罢,今日来人多,做得也多,那和面这活儿便累。
“不累,我比你有劲儿呢!”王奶奶边笑眯眯地说着,边加水开始慢慢和着。
这时,外面传来一个清朗的男声:“阿奶,还是我来,我比你们有劲儿。”人未到,声先至!
剑眉星目,气宇轩昂地帅气小伙——萧哲在门外听到,便殷勤地接着话头,潇洒地跨门而入!
“好好,阿哲来。”王奶奶见着未来孙女婿便乐成一朵花,立马百依百顺。
萧哲微侧着身,对着精致美丽的小女友挤眉弄眼,王兰兰不以为然,只是一个冷哼。
王奶奶瞧了瞧在拌馅儿孙女,又回头瞧瞧正在和面的帅小伙,乐呵呵地去开始烧火。别以为她老了,就不懂了,面前这一对,她可看得真真的呢?老头子说萧哲这小子大气,会干活又会念书,能文能武,是个好苗子,可以让兰兰与他处处,反正兰兰还小,又乖巧懂事,吃不了亏。
村里有人说,城里人不可靠啊!哼,那也看看是谁家的闺女,她家兰兰不找知青也是城里人呢。怕什么啊?只有没有条件没有文化的姑娘才会怕找城里人,不就是怕以后自己闺女进不了城,被抛弃!
兰兰明年高中毕业后,可以安排她进工厂,也可以安排她进铁路局,女孩子便随她自己喜欢。萧哲能回京城,那就可以安排兰兰进直达京城的列车,如果萧哲回不了城,那就安排兰兰进县城的工厂,就还不简单,哼!
如今,老大建国在铁路局干的好,去年就已经升列车长,有儿有女又有岳父看顾着,每个月还交给她这个老太婆与建国他妈各十块钱,更别提时不时提些各种副食品回家。
老二爱国去年进了中国银行做办事员,找来的老婆是大工厂的会计,双职工,申请了一套小房子。
老三保国,听老头子的意思是让他进县政府机关,让女婿照看着呢。
锅底渐渐加热,王兰兰加了些油,开始炸了。做盒子,烧火和炸都是十分讲究的,火太大容易糊,炸的人怕烫或手脚不利索也容易糊,王兰兰早早就准备了双层的棉布手套,已卫生又可隔热,十分便利实用。
萧哲干起活来,似模似样,早非当年的‘阿蒙’,他手脚利索的在一旁面板上擀皮,包盒子,还时不时地找话同一老一小说说笑笑,厨间一片安乐祥和!
今日也巧,王家俩个孙媳妇都回了家,也下了地,当然是自留地,王家只宠孙女,可不兴宠孙媳妇的,宠坏了孙媳妇,那还不教坏了下一代。
当大嫂二嫂齐齐进厨房时,王兰兰已炸出第一锅盒子了。
大嫂宋荣荣洗了洗手上前帮忙,她笑着说道:“咱们兰兰这个手艺学得不错,你看这盒子表皮炸的金黄酥脆,一点儿都不老。”
“嘻嘻,这是阿奶教的好。”王兰兰也不客气地接受了赞美,她在缝纫方面与厨艺方面还是挺有天份。
萧哲见两个差不多年龄的大嫂二嫂子过来帮忙擀皮,便将擀面杖让出来,自己去替换阿奶烧火,坐在灶旁盯着小女友瞧,王兰兰见状,给他递了个刚出锅的盒子,他也不伸手去接,直接不客气大口咬住,眼儿一弯,真好吃!王兰兰瞪他,用力得瞪,黑溜溜的眼睛好像两颗黑珍珠,最后将剩下地盒子放在他手里。
“大嫂,宝宝与贝贝呢?”王兰兰随口一问。她知道宝宝贝贝俩又在大嫂娘家呆着,不过为了找话题,还是得提提孩子。
“孩子大部分时间跟着我妈,不恋我,我和你大哥一直是骑自行车过来的,也不大好带这样小的孩子。”儿子才三岁,女儿才八个月大,其实如果不是为了自留地那些新鲜菜蔬和家养的鸡鸭鹅,以及家里每月杀一次的猪肉,她也不乐意来呢,来了来了,还得下地干活。
不过,当人媳妇哪有当人闺女自在啊,瞧这乡下的小姑子,养得比她这个城里人还白嫩。不过,她如今非新媳妇,知道什么当讲什么不当讲了!
因云舟市不够发达,所以猪肉的配给十分精细,普通城镇居民每个月每人可以买半斤猪肉,职工可以买一斤或者一斤半,一大家子就靠那几斤肉打牙祭,往往有票有证反而副食品店没肉。副食品店并不是每天都供应猪肉,往往一个月供应五六次,少的话只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