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事,能办得好真的谢谢妳了!」
我在小梅额头上轻轻吻下。
「没啦是靠大家帮忙一起弄得,我一个人也办不了这么多事情」
小梅脸颊在我胸肉上磨蹭道:「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刻,千万别迟到了!
」
「我中午餐会结束后就会把事情都排开,全力准备这件事情。」
「你说的唷!」
小梅突然笑开了,在我鼻头上捏了一下道:「不守信用是小狗!」
「汪汪~!」
调幅广播技术常常缩写成am广播,是一种利用电磁波震幅变化来传送信号
的方式。
最早的调幅广播电台始于19o6年由加拿大发明家范信达创立,香港有一
条【范信达道】就是为了纪念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方性广播电台陆续出现,而真正现代意义的商业电台
出现在192o年代。
现代电台广播的概念最早在192o年进入中国。
其实早在1912年北洋政府就在「交通传习所」
开办【无线电话】课程,但当时所谓的无线电话其实就是后来的无线电,纯
粹是作为有线电报通讯的补充手段。
1918年北洋政府向英商订购了2oo套无线电话机,但当时还没意识到
除了通讯外这些无线电机还能改装成广播发射机。
192o年上海东方杂志开始陆续以专栏方式介绍如何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达
音乐、新闻、演讲等方式,但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则是美国人
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开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广播这种专属于廿世纪的大众传播手段与政治就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係。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仅3天,1923年1月26日就
播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政治宣传文件──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发表的《和平统一
宣言》。
为此孙中山表示:「余之宣言,亦被宣传。余尤欣慰。余切望中国人人能读
或听余之宣言。今得广为传布,被置有无线电话接受器之数人所听闻,且远达
天津及香港。诚可惊可喜之事。吾人以统一中国为职志者,极欢迎无线电之大进
步。此物不但可于言语上使全中国与全世界密切联系,并能联络国内之各省、各
镇,使益加团结也。」
【更多小说请大家到o1*bz点阅读 去掉*星号】
读^精`彩~小$說~就^来点o 1 bz点 1~$^小說-!
!/度//第/一///小/说/站!
.o1bz.
此后随着各地官办电台兴起,电台管理者们也开始向上级官员阐述他们对广
播的认识和思考。
东北无线电哈尔滨电台台长刘瀚提出「广播无线电之功用,旨在播扬政治,
发展商务,辅助教育,焕发会」。
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监督李德言认为广播可以实现「千里一堂」
「能够将【首揆宣言】送抵斗室」。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首任台长吴道一则详细阐述了【广播无线电之定义及其
效用】,认为广播乃【远地声音】,可以「发于一地,达于全球」,「缩万里如
咫尺」,利于「公共消息之传播」。
国民党广播事业创始人陈果夫在回忆文章中说:「中央为阐扬党义,宣传政
令,及促进文化传递消息起见」,于1928年秋创办电台,并认为广播在「理
论之阐扬,时事之报告,使国际间明了我国之真情,俾正谊得伸于世界,尤非任
何宣传工具所可比拟。」
广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希特勒善用广
播演说来夺权,美国小罗斯福总统也是靠【炉边谈话】将自己自信宏亮的声音传
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了,从而在心理上造
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
炉边谈话取得的巨大影响,成为了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
广播包含了四项基本要素:广播技术、广播内容、收音机製造与政府管理。
对于我们正在推动的会改造工作来说,无线电广播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想到这么多,是直到一年多前为了通讯方便我开始自己手
工製造电晶体组装无线电,才恍然大悟想起无线电广播的重要功用。
电晶体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可以调控的电流开端,但是这个开关不是用【o
n/off】调控而是利用改变电阻大小控制通过的电流。
这概念对193o至195o年代的早期科学家来说,几乎等同于【圣堂】
、【圣杯】,非常引人入胜。
场效电晶体的物理观念最早在1926年由波兰裔美国人尤利乌斯爱德利
林费尔德在美国提出专利申请,但要如何付诸实现完全没有人知道。
1938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利用溴化钾晶体首次实验证明了【利用改变接
点电压得到电流放大效果】,但因为所採行的方法并不实用,没有产生立即的实
质影响。
直到二次大战结束,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萧克利、巴丁和布莱顿
──努力地想要利用半导体材料做出场效电晶体,聪明绝顶的巴丁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