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未失一心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om/69891/9.html

。”

和常珠子互相介绍完毕后,九婴又走到常青花的面前,可是当常青花抬头时,九婴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失声喊道:“呀,你是……”白河在此时轻咳了一声,九婴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尴尬的将手握成拳头放在唇边掩饰般的咳了咳:“咳咳,这个姐姐怎么称呼啊?”

常青花将所有都看在眼里,只不过未作声响:“常青花。”

寒暄过后,就是吃饭,一大桌子具有云南特色的菜一盘盘的端了上来,从富有名气的汽锅鸡、砂锅鱼、腌牛筋、香茅草烧鸡、滕冲大救驾、酸笋煮鱼等大菜到过桥米线、云腿豆焖饭、蒸糕、烧饵块、丽江耙耙、酥油茶等云南风味小吃,整整摆满了一桌子,正好中了常珠子和常青花的下怀,她俩在成都家里被老妈每天都逼着喝口味清淡的各类补汤,喝的不仅人长圆了一圈外,还感觉嘴巴都快要淡出鸟来了。

所以菜一上桌子两人就低着头专心致志的吃饭,中途白河英招几次想插嘴问话都被两人吃东西的专注度给生生抵了回去。

终于吃饱喝足后,两人坐在沙发上,白河递给他们一人一瓶冰果汁,微笑道:“两位吃饱了吗?”

常珠子点点头,喝了一口果汁后,终于问道:“你到底找我们有什么事?”

白河将一本打印出来的资料递给她,然后拿来一个笔记本电脑,常珠子大致的翻了一下资料就递给了常青花,自己点开了电脑文件,文件打开之后才发现,整个文件夹只有两篇内容,一篇是她们俩的基本情况,一篇是云南豆沙关的资料。

常青花倒是认认真真的翻着常珠子给她的东西,半会儿之后才说道:“僰人棺。”

常珠子还在电脑里豆沙关的介绍,听见常青花这么说连忙将鼠标往下滑,果然后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关于僰人棺的资料。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朝以前有僰候国,现在的地理位置大概在四川宜宾,云南西昌等地当年也有不少僰人,历史上称他们为滇僰和邛僰。后来到了汉代,其聚居区称僰道,是秦汉时期通西南夷的起点。这些僰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会向外输出奴隶,称僰婢或者僰僮。后来渐渐的,有一些僰人开始于汉族同化,还有一些僰人向南方迁移,到南北朝时成为僚族的一部分。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便消失于记载了。明、清以后称僰人为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到底和正统的僰人有没有关系,这点倒是无从考证。

而僰人棺是如天幕般挂于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壁的石缝中贮存的9具僰人棺木。于唐碑亭前远眺,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都完整无损,只有这条石缝很扎眼,成了一处伤痕。白河调查出的研究表明,这只是汉代的僰人棺。

常珠子将资料看完后整理好放回桌上,问道正笑眯眯看着他俩的白河:“我们俩能做什么?考古探墓这些事是考古队的工作吧,我们俩充其量就是个二杆子的珠宝鉴定手,帮不上忙的。”

“你不好奇吗?”白河听了常珠子的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常珠子一时语塞,她没想到白河会这么说。

“珠子姐姐,你和青花姐姐去了马卡鲁峰探过雪山城池吧?”一直趴在一旁沙发上看着几人的九婴突然说道:“还见了雪怪和血蝠吧?不仅如此,你们还把雪怪守护的五色玉石拿了出来,对吧?”

常珠子皱眉,看来他们确实什么都知道,继续瞒下去反而显得心虚:“怎的?有什么规定说我不许去探雪山城池吗?”

白河闻言笑容开始放大,最后变成了放声大笑:“有意思,有意思。”

常珠子冷哼一声,淡淡的说道:“说吧,要我们做什么?”

“先锋队。”白河停止笑容,表情瞬间变得严肃:“帮我找出僰人王的悬棺。”

僰人是夏朝的遗民,商朝的战俘,属于游牧民族一系。在周武王伐纣时,僰人也参与在了其中,而且英勇无畏,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周武王将他们封为僰候,在今四川宜宾一带建立了僰候国,从此,这个民族就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在阿富汗、印度等地见到了僰人对外销售的的尚品,才知晓有这么一条南方的丝绸之路早就通往了东南亚,它比汉武帝开通的北方丝绸之路至少早两个世纪。汉武帝得知后,随机派人开发西南夷,于是僰人便开始向周边地区拓展,由此形成了三大流域支系:以四川珙县为中心的的南广河流域支系,咦云南横江流域为中心的横江支系,以贵州南盘江流域为中心的南盘江支系。而此时的僰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发达的农耕民族,民族文化非常丰富。

这些僰人可以栖深于荒野荆棘之中,有“披荆斩棘”的勇者称谓,但是因为他们的秉性刚直,爆裂强悍,为历代王朝所不能容忍,多次被各朝出兵征讨,到了明朝就被围剿了十多次,最后一次的时候僰人便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久的消失了。

有人说,他们已经被杀绝了;也有人说,僰人被迫改名换姓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被其他民族所同化,但也有人说,僰人逃往了云南贵州等地,养精蓄锐。而这些都只是传说和推测,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

在白河给的资料里显示,当年


第八章(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