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爱与智慧  经伦论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om/71313/24.html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中国人不信神,那么到底什么是“神”?“神”到底是什么?准确的说“神”就是自我意识,也叫自我理念,来自每一个人的自我,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神”,自己的灵魂层面、意识境界、精神感应、理念主张,统称意识形态。“神”是支撑人类生命的力量,来自人类的脾系统,是统摄血脉运行的原始力量,是维系生命的原始动力。

那么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神”的存在呢?前面我已经讲了,中国传统文化来自中国传统理学,而中国传统理学又出自中国的自然科学,也就是《周易》,《周易》是寻找自然规律的学问,只存在对物质条件的研究,并不认同意识形态的存在。《周易》是把意识形态作为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的纯粹的学问,通俗地说,《周易》是纯粹研究物质世界的学问,对于精神境界只作为物质条件看待,并不把灵魂世界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原理进行分类研究。所以《周易》衍生出来的产品都是缺乏灵魂与精神的学问,也就是缺乏有“神”的学问。

中国传统文化准确的说与西方哲学不存在任何关系,甚至是不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因为哲学中的唯物论同样认同有“神”存在,认同灵魂与精神支配生命存在,只是唯物论者把意识形态置于物质基础之后而已,但绝对不否定有“神”存在。

但是,中国传统理学是完全否定有“神”存在的学问,由此也就形成中国的宗教文化是无神教文化,那么中国三大教到底供奉的都是什么“神”?中国古人供奉的“神”准确的说不是“神”,是圣人、仙人或救世主。

儒教供奉的是什么神?不是神,是圣人,是道德模范。

道教供奉的什么神?不是神,是仙人,是自由主义者。

在中国理学影响到的区域内佛教供奉的是救世主,如果准确地说应该是可以让苦难的下层民众述怀的人,叙苦的天人,或是死后亡魂的领航员。

准确更加的说,儒家供奉的“神”都是上层建筑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社会精英,太平绅士等等。道家供奉的“神”是天尊地母、行业寡头、鸨头悍将、自由主义者等等。而佛教供奉的“神”应该叫着穷人们的“心理希望师”或“心灵工程师”,再切实一点应该叫“吐述苦难心菲的苦孤诣怀之天上之人”,佛主在中国人心里不是“神”,是中国下层民众祈盼化解苦难的救世主,死后去往天国的领航员。

那么“神”到底是什么?

神是自我!神是我,我既是神,神是支撑我生命的力量!

所以说中国是无神宗教的国家是非常准确的,看看中国人敬仰的神都是什么神,就知道为什么中国是无神宗教的国家了。

在中国古代,儒教是形而上,稳居上层建筑一千多年;道教是中间意识,在仕大夫,商贾富人之间流窜盘桓,齐门八卦,风水遁甲,操纵着中产生阶级的思想意识;佛教文化自西域而来,本意是扬善惩恶,但因上不能左右儒教风尚大圣,中不能敌道家仙界奇侠,只有来到民间倾听民众们叙述苦肠了。

因此上说中国没有哲学,中国人对思想方法学的理解全部来自中国人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也就是《易经》所认知的宇宙自然观,孔子与老子的所有思想皆从这里得来,中国人的思想又来自这两位先贤,在这两者先贤的思想中是完全否定有“神”存在的,他们创建的学说是纯粹研究物质的学说,不存在有神论点,那么无神论的学说就不是哲学,哲学完全认同灵魂与精神的存在,当然是有神论学说,因此无神论的学说只能是中国理性学说,归于“原始的理性”。

无神论者缺乏对“爱”的理解是必然存在,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不珍惜生命,中国人由于受《易经》的影响,又由于古文的简洁,使中国人错误的认为儒教、道教思想中有“人性、人格、生命”的理解,一直一来人们普遍认为儒家思想是“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世界,道家是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世界。特别是宋代朱熹出现之后,政治上提出“格物致知”,行为上主张“穷天理,明人伦”的思想主张,以致于中国人一直一来认为儒道学说并不缺乏对人性的理解,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政治力量完全遵循这一思想主张发展社会,把封建王朝完全控制在封建礼教的思想路线之上,控制在轨道式发展之上,最终导致中国人迷失方向,无法向文明进歩的社会前进,走入死胡同。

中国人不明白什么是“爱”,在中国传统理学思想方法的控制下根本没有“爱”的存在,只把目光集中在轨制发展之上,即便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也没有弄明白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爱”从严格意义上讲,仅限于“人”类,超出人类范围就没有人“爱”可言,因为“爱”是人类表达人与人之间执着的互为关注,互为关怀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表现形式只有人类可以相互沟通,传递,脱离人类就无爱可言了。

爱是什么?爱是人类之间自我的珍视,珍惜。人类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人类多么幸运,多么伟大,其实人类与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一样,很脆弱,很渺小,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随时都有可能被宇宙风吹走,所以人类之间就应该互相爱护,互相珍惜。

人类不仅要互相珍惜,互相爱护,还应该爱惜来之不易的自己,西方人


第二十四章、爱与智慧(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