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永乐皇帝朱棣因为夺取皇位和频频对外用兵,所以也非常重视武将。所以说在明朝的前期武将地位是要高于文官的。在边境地区,一些负责当地防务的武将有时会兼任当地民政。
但是在永乐皇帝朱棣驾崩以后,明朝基本上停止了对外用兵,国家的重心开始转向内阁处理内政,内阁大学士的权力越来越大,除了正规场合不能出现宰相的称呼以外,在私下交流中内阁大学士们一直被尊称为宰相。正是由于内阁权力的扩大,致使武官方面的五军都督府成为了鸡肋,那些武将们虽然也贵为一品,但是实际权力上相比大学士们不知差了多少倍。
在地方上武将的日子也不好过,武将位高权低、有名无实的情况开始出现,武将的地位在不断地下降,到了明朝后期,一个六品守备见了七品知县要先作揖请安,而知县甚至可以不还礼,级别高的武将对那些户部、兵部的郎中们也点头哈腰。所以当初马士英虽然手握重兵,但他这地方武将到南京,都没人理他,觉得他没资格干涉朝政。
高弘图等人虽然不满,但大殿中除了众人粗细不一的呼吸声,便只剩下烛火和油锅下碳火的噼啪之音,气氛异常紧张,他也不愿出来说话。
到了最后,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等人才拖着他们肥胖的身躯踹着粗气到场。福王朱由崧走在最前面,有点心虚。其他诸王原来也从来没有这早起床,但是他们赶到时,已经是最晚的了,武英殿里的座位已经没有了,都被吴应熊安排人坐了,这些藩王站立在大殿上,颇为尴尬!
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马士英、阮大铖、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文武官员都起身跟诸位藩王行礼,准备让座。
明初在藩王封地,藩王有很大权利,军政都能插手,但是,燕王朱棣登基后继续执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所以此后藩王权利很小,对地方仅有监督权,没有军政大权,但是皇室的威严仍在,按照礼制,大臣见到藩王都得行大礼,否则就是忤逆的大罪。
“先来的人,都坐下吧!”此时,吴应熊开口了,说:“今天本丞相第一次议大事,你们尽然来得这么晚,就站着听吧,以后来早一点。”
“这……这不符合礼制。”文武百官中有一些人在窃窃私语。
吴应熊说这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如晴天霹雳,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和藩王的脸色都一下子变得惨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谁赞成?谁反对?”吴应熊大喝一声,还是面无表情,然后,他下令关上武英殿的殿门:“关门!”
随着武英殿的殿门咯吱一声关闭,大殿内的人都惊讶不已,胆子小的大臣,这时候已吓尿了!谁还敢反对?他们都知道请君入瓮的故事,今天,到底是谁要入这滚烫的油锅呢?
一干文臣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已经开始叽叽喳喳,指着那油锅小声嘀咕。
而吴应熊却只是表情严肃盯着他们,任凭他们将心中的疑惑说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