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蓝色的拖曳弹冉冉升起,坐镇中军的郑交麟马上指挥中军前进。
清风陵是一个狭长的通道,前后有近十里,路的两边是陡峭的山峦,山上是稀疏的灌木丛,嶙峋的石头在夕阳照射下熠熠发光。
“快速通过清风陵,天黑扎营平度渡口”,郑交麟传令。
一万人的郑交麟中军,移动快捷,前队已经走出清风陵谷地。而后队才刚刚进入谷地。
“如果在此设伏,必将重创我军”,那郑交麟走在队伍的前部,看到走出谷地的前队,庆幸地说道。
突然,“啪啪啪……”,一阵鞭炮声从中军后面的山峰上传来。
清风陵谷地两边的山上,一块块巨石朝山下滚落。十里清风陵霎时间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一时响成一片。
第一波滚石滚下后,郑军死亡的士兵并不多,但战车却被石块挡路无法前进。郑军的把总、副蔚、骁骑蔚,在指挥着士兵推开石块,推动战车前行。
数十辆战车因为中轴断裂,被抛在路边。慌慌张张的郑夺路前行。一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部队走出谷地。
走在部队中部的郑军新任都司轰天强,望着山上彩旗招展,知道第二波滚石已经就位,指挥部队赶快前行。
又一波滚石被推下山崖,又一阵惨叫声在十里峡谷连绵不绝。
第二波巨石落下后,谷地被完全堵死,战车已经无法前行,郑军只好抛弃战车,徒步前进。
在一片呐喊声中,郑军中军走出了谷地。三分之二的战车、五分之一的士兵,被丢在了谷地。这是千暮羽和银镇的三锁之一,也就是第一道防线——巨石阵。以零伤亡的代价,歼敌2000人。
此时的郑军先锋官四品镇守使华天来,指挥2000前锋已经越过第二道防线,接近第三道防线,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已经与中军拉开十里有余”,传令兵飞马来报。
“暂且歇息,等待后军”,华天来传令。
紧靠着青纱帐,战车和士兵都停了下来。
青纱帐里,穆军的指挥官正是已经升任六品部千总的穆济时的大弟子燕来。这燕来本欲等到郑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再发指令。谁知这郑军前锋,只有一半多队伍进入伏击线内,就在林子边歇息起来。
这燕来异常纠结,不知道是否该下令突袭,犹豫了一会儿,看到一些郑军横七竖八地坐在了路边,就是歼敌一半也是功劳,那燕来下了决心,两颗清脆的鞭炮声在青纱帐中响起。
一阵箭雨如同飞蝗般的射来,正在休息的郑军前锋,一下子乱了套。一些士兵慌忙朝战车后躲藏,一些士兵拿起来盾牌遮挡。
短暂的惊慌之后,华天来指挥着部队,后队变前队,向后撤去,十几辆战车因为驾辕的战马被射杀,只好被丢弃在路旁。
经过半个时辰的慌乱后退,总算撤出了青纱帐,但却损失了近500兵丁、十几辆战车。这是千暮羽和银镇设置的第三道防线——箭阵。
而走出清风陵谷地的郑军中军正进入穆军设置的第二道防线。
清风陵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出了清风陵却是一片低缓的山丘,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在山丘上摇曳,不时有山兔从灌木丛中跃出,倏地又钻进另一片灌木丛。
惊魂甫定的郑交麟,对身后的师爷诸葛云说道:“对方已经有了防备,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莫若撤回蓉城坚守,以待时机”。
“将军,我们已经失去了回撤蓉城的最好时机了,况且与左右军相约会师山城,今日我们一撤退,左右军形势危矣”,师爷诸葛云本来就不同意突袭山城的计划,认为自身力量不足,又劳师远征,无奈这郑交麟坚持认为,龙熙朝仅靠这几十名武林人士来控制偌大的军队,肯定会分崩离析,我们这三万人要做那压垮敌军的最后一棵稻草,坚持突袭山城。如今看到穆军,一个只会武术的三脚猫,却将部队指挥的井井有条,所以顿生怯意。
突然前军来报,前锋遭遇箭阵袭击,伤亡500多人。那郑交麟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师爷诸葛云,“按照这个架势,我们没有到达山城,部队就在路上报销了”,郑交麟忧心忡忡。
“将军,你瞧”,身后的副将林征阁指着远处的一颗划上天空的蓝色拖曳弹说道。
“看来胡都司偷袭大营成功,快速前进,今晚就进逼山城”,郑交麟眼中放出一阵激切的光芒。
部队继续前进。
突然,又是一阵鞭炮响起,两边的山丘上,突然冒出来数石门土炮,一齐向郑军射来。
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驰而来,那火药、铁沙、石头碎片在人群中炸裂开来。
“冲上去,夺回山炮”,副将林征阁指挥着部队朝山丘上攻击而去。
“碰砰啪啪”又是一波炮弹呼啸而来,一颗石弹在附近炸裂开来,林征阁摇晃了一下,跌倒在地。
郑军冲上了山丘,但第三波炮弹又一次呼啸而来,这种土炮,威力并不大,主要是炸药、混同铁硝、石头,但在人群中开花,受伤的人多。
“十六门土炮全部夺回,但穆军的炮手却全部逃亡”,原来这炮队接到的指令是打完三发炮弹就撤退,所以等到郑军追上山丘的时候,那些穆军炮兵仗着熟悉地形,早就顺着灌木丛逃的无影无踪。
“阵亡300多人,包括郑军副将林征阁,但受伤的就达到2000多人”,郑交麟听到汇报上来的数字,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就是千暮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