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熟悉的名字  重生苏联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om/76193/254.html

“南方面军?”斯大林皱着眉头,仔细地,阅读着手中的匿名信。他越往下看,眉头就皱得越紧,脸色就越难看。

“啪!”斯大林站起身来,大力地拍打了会议桌的桌面,那张匿名信从他的手上飘了出去,飘到曼图洛夫的跟前。

“曼图洛夫同志,你回去之后,马上对南方面军展开调查,并且准备一份报告,总结南方面军军纪败坏的原因,还有政工人员在开展政治、宣传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列出所有需要为这些事情负上责任的人。”

苏联红军的军纪,在和平时期并没能发现什么问题,在收复己方失地的时候,也没什么异样,但进入敌国国土的之后,他们凶残野蛮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

俄**队的军纪,从沙俄时代以来,就不怎么好。特别是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俄军士兵就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军纪在八国联军里算是最差,甚至还有时人记载“俄军界内,存者唯狗而已。”可见俄军军纪之败坏,本性之残暴。

即使到了苏联时期,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入敌国之后的表现也是强差人意,和沙俄军队没什么分别。

在历史上,苏联红军在攻进德国境内之后,就对德国居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一些德国东部的村庄、城镇,被苏联红军故意破坏,而不少德国人民的财产,包括一些手表、衣服、鞋子什么的,都被苏联红军抢走;苏军**德国女人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苏军在德国犯下的罪行,可能是出于报复德国法西斯的心态,但是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苏军赶走中国东北的日军之后,依然在中国东北境内,犯下一桩又一桩的罪行。

进入中国东北的苏军,军纪十分败坏,官兵的放纵行为十分明显。部分苏军对战败的日本人进行抢掠施暴,同时还对盟国在中国的平民进行骚扰,也有国民政府官员张莘夫和**将领卢冬生被杀害的典型案件。

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抢劫和qiáng_jiān妇女的行为,严重地引起了当地人的恐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少目睹这些事情的人,即使过了几十年,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要改变苏联红军的军纪,单凭曼图洛夫的力量,是不足够的。就算曼图洛夫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得到了足够的权力,恐怕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人是有**的动物,就算像德军那样军纪严明的部队,也没少干烧杀抢掠的事情,更有数据显示,二战期间德占区里有60万名以上的儿童(没错,是儿童!)遭到德军***更何况苏军的军纪没有德军严明,俄罗斯人、中亚人本性粗野,**掳掠的事情自然很难阻止。

作为一名对苏联历史有点研究的穿越者,曼图洛夫当然对苏联红军的军纪有所耳闻。

所以在雅西-奇西瑙攻势(进攻罗马尼亚战役)开始之前,曼图洛夫就以副国防人民委员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向西南方面军那边做出了相关的指示。

他要求西南方面军政工人员抓好政治工作,要求政工人员、各级指挥员和内务部驻军人员运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用自己的方法来叮嘱、劝喻或警告身边的士兵,不要做出任何违反军纪的行为,禁止烧杀抢掠的事情出现。

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和政治部在收到曼图洛夫的指示之后,按照他的命令,对所有部队进行了大量的政治工作,驻军内务部人员、政工人员和各级指挥员都加强对士兵的监督和宣传。

这些政治工作,在西南方面军攻进罗马尼亚境内之后,被证明是有效的。经过大量宣传的西南方面军,在政工人员和内务部人员的严格监管下,再加上“从众效应”的作用,并没有在罗马尼亚境内犯下什么事情。

但是,同样参与进攻的南方面军,并没有收到曼图洛夫的指示,在政治工作方面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更没有预料到苏联红军的士兵会做出**掳掠的事情。

所以在南方面军攻进罗马尼亚境内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苏联红军**掳掠的事情。虽然规模并不大,事态也不算严重,但很快就被人举报,引起了上面(特别是曼图洛夫)的重视。

既然曼图洛夫知道苏军军纪败坏的问题,那为什么他只通知西南方面军,不通知南方面军呢?难道他忘记了?不,他没有忘记,他是故意不通知南方面军那边的。

而那封匿名信,也是曼图洛夫通过雅可夫,叫一名驻军内务部人员根据他所掌握的情况而写出来的,内容完全真实,并无任何虚假成分。

“曼图洛夫同志,这是您要的资料,有一份南方面军各级政工人员的名单,还有南方面军政治部正副主任的履历,看看有没有问题。”

一回到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办公室里,曼图洛夫就叫他的助手马克西姆准备了一些有关南方面军政工人员的资料。

他一结果资料,就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何许人也?对苏联历史有了解的大大们,相信都对这个人有一些了解。按照历史的发展,他将会在1964年当上苏联**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不得不说,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求甚解,在任何职位上的表现都十分庸碌,往往用诸如“我们将研究研究”、“我们考虑


249 熟悉的名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