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部分  霸秦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7) 目录 下一页(2/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om/79943/46.html

些客气话。这才徐徐道来:“齐军目下扼守濮阳、襄丘、济阳一线,上将军田忌坐拥精兵十二万,战车三千乘,与驻守魏国桂陵地魏寿隔濮水而峙。韩国表里不一,明为作壁上观,暗中却是将举国兵力集至郑。我探韩侯本意,若齐征魏地。不扰韩境。则无碍两国之邦交。”

“邦交?”无敌听了直感幽默,齐国攻魏。明为帮秦解困,实际上本就是奔着魏国的肥沃土地去地。一战下来,齐国连克十六城,拓地几近三百里有余,这显然不是一小财富。眼下双方对峙,一方面是魏军必须重建编制,组织战力地需要,一方面齐国也乐见其成,这正好给他们时间去消化吸收新并入地土地。

至于韩国的意见,那就是坐山观虎斗,反正魏、齐都是当世强国,一时半会谁都不可能灭得掉谁,不存在什么唇亡齿寒迫切之急。而且魏国富庶势大,也经常性地来欺负韩国,或是魏国j商横行,或是魏军霸道,予取予求,强换地,因此韩国对魏国也没什么好感。虽然韩国不如魏国富庶,但十万大军也是能凑出来,并且韩弩犀利,韩军战力也不可小视,只不过韩侯本着睦邻友好的思想,不与魏国老大哥计较而已,眼下既然有齐人帮着出气,魏国也并未要求出兵相助,自己乐见起成岂不更好?

接下来两人有谈论了一会杂事,之后慎到这才寻了个机会问道:“慎到在临淄,曾听闻君上言曰,不拘泥于何家何派治学,能强秦者善之。如今我法家术治、法治二派名士申不害、卫鞅皆以入秦,君上以为法家治学可强秦呼?”

无敌闻言一笑,想要富国强民可是一门及其深奥的学问,岂非是选用那家那派的学问便可手到擒来。不过慎到此问,必是想要探看自己口风,以决去留,当下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国不在强,有士则明。法家治学或可强秦,然一国之治,岂可奢望一二名士?”

慎到听来,大觉意外,不禁出言问道:“君上之意?”

“依法治国,以法治民。天下众王,或不可行!”无敌答道。

此言一出,慎到惊而扬眉,复问:“天下一王如何?”

无敌斩钉截铁地答道:“定可行之!”

慎到听得,只觉心中大石落地,不由暗舒一口长气。

战国时代的名士,游荡各国,游说君王、豪门、政要,目地除了要出将入相,享受荣华富贵之外,将自己开创或推崇的学派发扬广大也是其一身追求的崇高信仰。也因如此,这才衍生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成为中华古文明史上一朵流芳千古的葩。

现如今,法家法治和术治两派名士联袂赴秦,对天下各国以及所有推崇法家治学的士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地震动。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秦国要推行法家治学,变法强秦。而作为法家学派当中最为中坚的势治派领头人,慎到对于鬼谷子的游说并非一点都不在意。可他既不愿放弃一个可以将本派学说发扬广大的大好机会,又不愿意跑到秦国去和申不害、卫鞅两人搞什么三足鼎立。

和无敌的一问一答,表明了无敌确实有王天下的心思。这一点,无疑给了慎到一粒定心丸。目下一个小小的陇西秦国,舞台确实小了,若是日后秦国真能一统天下,别说是法家三派,便是十派也都能有生存空间。

吃了这粒定心丸,慎到也心中有了算计,问曰:“君以为,一国之治,当以何治问本,何治为标?”

无敌当即凡问:“慎子大才,本公洗耳恭听!”

当即慎到曰:“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这句话地意思是说,任其自然,则万物亨通,化而变之,物就不得其用了。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需要以人为本,因人之情来治理国家。

无敌默然点头,继续问道:“不知慎子所治之学,有何不同之处?”

慎到抹须笑道:“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所以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r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44章 以势制力

一夜未眠,无敌与慎到二人,就这法、律之事彻谈了一夜。相比起申不害和卫鞅这两法家名士而言,慎到的法学功底自然要比他们深厚的多。一个小吏出生的申不害,一个空有抱负,接触了先进观念的卫鞅,如何能比得上对法家学说浸y了数十年的老名士。

闲谈之中,慎到不时妙语如珠的引用许多发生在战国时代特有的经典案例来现身说法。并且也用无敌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诠释法家势治派的施政纲领:“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巳定矣。分巳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千差万别,利益yù_wàng各异。要想社会有秩序,必须规范人的行为。就好比街上出现一个兔子,一百个人去追(兔子代指利益),并非是兔子(利益)让人去追它,而是人皆有追兔之心。这个时候作为执政者便要做出规定,什么样的兔子(利益)什么人追,什么样的兔子(兔子


第 46 部分(2/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