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粉笔干透,文元就回来了,张海三则出了白溪镇,去找白垩岩去了,茅庚不确定单纯的熟石膏制成的粉笔性能如何,如果能找到白垩那就理想了,在石膏中掺入一些白色的白垩岩粉,起码会耐磨些。茅庚也就这么一说,但张海三认了真,张海三以为那是茅庚炼丹所需,听说某个山上有那白垩岩,便找人领路,自己亲自跑去了。
文元一看桌上摆着二三十根拇指粗细的半圆形白色物事,张口就问:
“兄长,这是甚么?”
茅庚一笑,道:
“这玩意,叫粉笔,就是石膏做的,等这粉笔干了,就可以在---那个黑板上写字,那就方便了。”
文元一把拿过茅庚刻了青天白日的那支粉笔,摩挲了一回,口中说道:
“哦,这个刻得好,给我吧!”
“一支粉笔,那个---只管拿去就好了。”,茅庚转而问道:“今天出门,有何收获?”
文元摇摇头,说道:
“今天去打听油价,猪油最贵,要90文一斤,菜籽油便宜些,要70文,最便宜的是茶籽油,只要28文。不过通街都问了,听人说这里茶籽油只是用来点灯,点灯还没有桐油亮,据说这里的茶籽油有一股怪味,除了最穷的人家用来做菜,这里多数人都不吃的。”
茅庚一听茶籽油这么便宜,简直大喜过望,连忙嘱咐:
“茶籽油这么便宜吗?甚好!快去买---五斤,不,那个---买十斤茶籽油来。”,茅庚一开始说买五斤,忽然又想到王家也应该多吃油少吃粮食,后世好象还有茶油美容的传言,理当给王家也备五斤。
文元一听,有些愕然:
“要买这么多么?要点灯还不如买桐油呢。不是要买来吃吧!好像不用这么省吃俭用的。”
茅庚心说后世的茶籽油可是最上等的食用油,至于有点怪味,那还不容易!去掉就是!连忙催促道:
“只管买来就好,我说好---那个就是好。”
茅庚知道山茶多是野生品种,品种还特别多,不同品种的野生山茶榨出的油也有高下之分,后世出油率多出油口感好的山茶品种,大多是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定向选择栽培一代代变异出来的优良品种。便如宋时的油菜本身还是餐桌上的菜蔬之一,而几百年之后的油菜根本就不能吃了,其中缘由,也是定向选种培育造成的,只重菜籽出油率的结果就是无视油菜的食用口感,最后终于到了上不了餐桌的地步。
这里的茶油难吃并不奇怪,可能是品种的原因,不过去味去色难不倒自己,自己至少知道有两种材料能够脱色去味,连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都能去除掉,想必将这里茶籽油的怪味去掉也不是什么难事。茅庚一阵兴奋,觉得终于发现了一个生财的行当。
表哥的学识那是不容置疑的,相信表哥的话没有错,文元也不迟疑,当即就出门去买茶籽油。
不料去到一家店铺说要打十斤茶籽油的时候,这家店铺竟然找不出十斤茶籽油来。文元立时便想到要找那茶籽油最多的店铺,也亏文元嘴上的功夫了得,文元天生语言能力超群,新化这里的口音虽然不易懂,但文元如今已能听个不离十,文元又能讲一口迁就这里口音的官话,这里的人也能听个不离十,所以文元的口头公关能力到了白溪也照样大杀四方。那店主被他纠缠得紧了,便告知文元要买茶籽油最好便是去找顿家,顿家卖出的茶籽油还能便宜三文钱。
文元一路问去,总算找到了顿家所在,这顿家位置有点偏,却是一个大院子,围墙是青石砌成,自有一番气势。文元犹疑了一下,还是一脚踏进了顿家大门。
谁知踏进这个大门之后,再想出去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文元随即见到了一个汉子,得知文元要买茶籽油,便领文元先去厅堂中坐下,只因这顿家的茶籽油并不零卖,但看文元一次要买十斤,也算是过得去买家,于是满口答应卖给文元。
有侍女将茶奉上,文元正坐等那人称来十斤茶籽油,一个四十岁年纪的女人来到了厅中,那女人穿着倒也讲究,来回端详了文元一回,然后问道:
“这位小哥,可是姓茅还是姓文?”,
文元心说,她一来就问姓茅姓文的,却不知是怎么知道自己跟脚的。是了,必是因为自己的口音,白溪官学来的几个人大约已经为白溪镇人所共知。文元料想这女人也许是顿家有头有脸的女人,于是拱手答道:
“小可姓文。”
说得几句话后,看文元长相讨人喜欢,一张嘴一样讨人喜欢,那女人露出了欣赏之色。
------
却说茅庚在家,左等右等不见文元回来,买十斤油那么难吗!
张海三都抱着一块白色的石头回来了,还不见文元的影子。茅庚看过那块石头,发现那不是白垩岩,张海三搞错了,抱回来的是一块石英岩。石英岩当然也不错,可以烧制玻璃,嗯,有时候歪打正着。
等到不耐烦,两人就自顾自吃起了晚饭,晚饭吃完,还是不见文元。
这一下两人觉得有问题了,于是开始四处找人,最后不得不去惊动贺先生,以致进一步惊动了苏致义,最后好容易找到了线索,线索指向了顿家。
不过顿家也是白溪的一个人物,苏致义都觉得有些棘手,如今已是晚上,更是不便贸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