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干脆招来皇后几人,一起集思广益。
“建收费站啊!”这一回宋杰脑中灵光一闪,率先开口,“过桥,不,过路费,我们那都是这么干的,国家出资修建,民众交过路费,相当于变相的众筹,不过一般都是设在高速上,官道也算变相高速路了。”
其他人眼睛一亮,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是个好主意,咦?你什么时候突然变聪明了?”
“不错,不是有驿站吗,噢不,驿所,正好可以用来当收费站,不过,这个管理是个问题,天高皇帝远的,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怎么查记录核对?”
“这倒是,贪污腐败从古至今都是个大问题,唉。”
“这样怎么样,发车牌,不管是马车驴车还是牛车,全部发放车牌,统一记录起来,规定没有牌照不能上路,过收费站时登记,再发放凭证,一般上官道大多都是走远路,至少也得过两个驿馆,不可能连续所有驿站都作假,实在不行设立监督,一经发现严惩。”
“不错不错,干脆将交通扣分制也拿过来,正好也可以管理一下京城的车辆,修路的时候也顺便规划一下,划出人行道!以后车道上敢不按照规矩来的,全部扣分,扣光收马车禁行!”
“对对,还有斑马线!公交车肯定是要建起来的,正好提前制定好规矩,不过红绿灯有点难,只能换人来管理。”
“交警吗?正好啊,邵岩以前不就是交警,他的老本行了。”
……
商量来商量去,都说的是道路修好以后的事,对具体如何修路没有提出多少意见,最后倒是夏婵弱弱举手:
“不能搞承包吗?我爸就是包工头来着,修路我不知道,但他承包修过政府大楼,修路应该也可以……吧。”
“还有,陛下如果缺钱的话,可以把那些不常去的园子开放,当公园来收门票,就算一人只收一文钱,积少成多,长年累月下来,也能收很多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
众人纷纷就着这个话题出起了主意,元清帝一一记录下来,最后留下太傅商议了许久。
承包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式,官道由国家全权负责修建,剩下的小道便分给各地官员,甚至可以给当地乡绅,由他们出面去雇人来修,凡是愿意出资承包路段的,这些路都可以用他们的名号来命名,只要大魏在一日,就绝不改,并且可以在路边立牌,将对修路有贡献的记载下来,名传后世。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国家全部承担费力组织,缓慢进行的,分散成千百个,即减轻了负担,也可以同时一起进行。
正好如今过了春播,不缺人手,若能赶在秋收冬日来临之前将路修好,这个冬日过年定然会热闹许多。
于是隔天上朝,元清帝便将要修路的事宣布了出来。
修路是好事,但众大臣不知道土豆玉米红薯的存在,担心修路花费太高,一旦发生天灾,国库不够赈灾,持反对意见。
再者,如今的官道好好的,为何要修,水泥又是何物?
元清帝早有准备,营造司带着水泥进殿来,给大家演示一番,又将凝固好的水泥石板搬来给大家看。
周宗夔又站出来,将商议好的政策说与众人听,一听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再一算成本,顿时争前恐后同意了,连元清帝说的等竣工验收才付款的提议也没有反对。
于是大魏首批包工头们至此诞生。
如果说长安整个五月上半月的热门话题被皇后几人承包,下半月则被修路这件事承包了,各种消息层出不穷。
很快元清帝就看到了由工部记录整理出来的,关于长安路段的承包分配。
修路不是小花费,官员们有承包的资格,却没有足够的钱,当然就算有,也不会表露出来,这不是自动跳出来承认自己贪腐吗。
然而商贾们有钱却没有资格,正因此,元清帝才会定下先修路再付款的规矩,于是原本便依附各官员贵族的商贾们纷纷上门拜访,这种官方允许光明正大赚钱的营生,何乐不为,再者,各官员们放出话来,路修好以后,虽说命名权归了官员,但立碑上的记载,可以将参与修建的他们写进去。
在这个商人地位低下的如今,算是十分光宗耀祖提升自身名望的一件事了。
修路的热潮从长安向四周扩散开来,逐渐被全国所知。
长安作为帝都,率先修建,最先开始的是首辅周宗夔选的路段,作为首辅,他直接承包了两坊一市。
司天监特意选了黄道吉日,动工这天,吸引了不少百姓来围观,为了不给百姓带来不便,路半边半边修,等另一边完全硬化能够走人,再修另一边。
等全国知晓修路的事,渐渐统计上奏的时候,长安城的水泥路已经铺设了大半。
而官道也早就开挖了起来,正好仗打完许多士兵闲了下来,元清帝叫肃王将这些人重新征召起来,发放工钱去修路。
因为有了土豆玉米红薯,元清帝底气很足,只要撑过今年,明年保证粮仓俱丰,直接将徭役改为雇佣。
加上承包商们也在雇人,一时长安但凡有力气愿意干活的,都能得到不小的收入,因为去年冬荒聚集来长安附近的流民也纷纷有了新出路。
整个长安城修路热火朝天的同时,夏婵提出的开设公园的提议,也开始施行。
对于公开皇家私苑这一点,元清帝并不反对,实在是祖父神宗大兴土木建了太多行